義家大小事29

 

親愛的家長:

    配合健康課程和讀報活動,本週孩子的寫作題目是「從食安為家人健康把關」,電視新聞的議題一旦退燒,很快就被人遺忘。觀察孩子最近的健康課程剛好談到食安,於是提供近幾年的食安問題新聞事件整理,讓孩子對這些事件有較清楚的認識,並進一步知道如何因應和把關。很多資訊看過聽過,還要透過寫作的方式,才能統整且留下記錄。知識是拿來生活應用的,不只是拿來考試的,當我們越有能力辨別及拒絕壞的商品,就能淘汰不良的廠商。同樣的,當我們越有能力辨別及拒絕不適當的行為,就能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。

    昨天在上國語第六課字音形辨別時有「荀子」這個詞,最近班上的閱讀認證書籍則是「孟子」,所以就稍微跟孩子談了性善和性惡說。荀子認為人有各種欲念使其作出不道德的行為,要成就完美的人格必須要服從外在的規定,因此需要法治和刑罰。而孟子則認為完美人格已經內在我們人的本質了,只要人們依其本質而行,即可為善。不善之行為並非人的本性問題,而是因為人們沒有好好保持善性,並捨棄其本質所致。孟子的說法鼓勵人們修心養性,追求美善。不管是性善說或性惡說,都提出教育的重要,透過教育引導善性的發展,透過教育學習服從規定抑制惡性的表現。

    有家長因為孩子「脫線」的表現因此限制孩子所喜歡的活動,今天趁機會就跟全班談先能「自律」才能要求「自主」。做不到自律不僅自己本分內的事做不好,還可能造成別人的困擾。有孩子東西忘了帶回家,教室門鎖上了,請求總務處人員幫忙開門。我問全班:「全校好幾百人,如果每天都有幾個人出狀況,要求幫忙開教室的門,換成你是總務處的人員作何感想。」而為什麼做不到自律,是因為迷失了本心,被外界的玩樂欲求佔據。孟子說:「哀哉!人有雞犬放,則知求之,有放心,而不知求。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。」孟子的意思是,假如你家裏的雞犬丟了,你會迫不及待地把它找回來,但是生活中有比雞和犬貴重萬倍的東西早就已經丟失了,我們卻從來沒有去尋找它。我要孩子思考自己的心是否迷思在玩樂。我的意思並不是不要玩樂,而是要懂得分寸,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,在適當的時間作適當的事情。對於字體潦草或錯誤過多開始處罰退件重寫,因為這些就是迷失了本心的外在表現,要及時給予警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