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家大小事28

親愛的家長:

    要記得你寫的每一句話,第一讀者都是自己;要記得你說的每一句話,第一聽眾都是自己;要記得你做的每一件事,第一目睹人都是自己;要記得你的每一個思想,第一接受者都是自己。要給自己最好的第一感覺,你才能夠變成最好的自己;要給自己最好的第一印象,你才能夠給別人最好的第一印象。」這是最近在臉書上看到的一段話,很簡單的文字,但卻很實際。孩子犯錯時,我都會要他先自問:「這樣的行為或言語適當嗎?」「這樣的想法合理嗎?」交作業時,孩子問我可以嗎?我會反問他:「你覺得完成了嗎?你覺得可以做得更好嗎?」其實孩子的心中自有明鏡,錯在哪裡,自己比誰都清楚;自己是否盡力,也心知肚明。只要他自己願意認錯,提出補救的方法,我都覺得可原諒,但我會加註,再犯就要「加倍奉還」。我不能接受的是孩子硬拗,急著把責任往外推,認為錯的都是別人。認錯需要勇氣,改錯需要意志力。人年紀越大,要做到認錯越不容易,不認錯就無從改進。這個星期要孩子閱讀認證寫心得的書籍是<孟子新說:勇於擇善固執>,裡面就提到大勇要從自我反省開始。

    數學考卷發回時,我要求孩子訂正並寫出錯誤的原因,最多出現的情形:「我粗心」、「我沒有看清楚題目」、「我抄錯了」,真正不懂不會的佔很少數。我告誡孩子這就是做事態度和習慣出了問題,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。不要以為粗心就責任比較輕,恍恍惚惚所犯的錯,常常會害了不相關的第三者。維修飛機的人粗心沒把一顆小螺絲鎖緊,說不定會造成空難。醫生粗心給錯藥、打錯針,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。所以不要再以粗心為藉口了,是要有毅力把粗心戒除。

    做好獨善其身是基本,能夠進一步做到利他、兼善天下則是社會之福。最近陪著班上孩子閱讀三民書局的世紀人物系列書籍,像史懐哲、馬克思、釋迦牟尼、德蕾莎修女等人,表現出的無私、博愛,令人佩服與感動。人類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,是因為透過教育和思考,懂得濟弱扶傾,懂得維護社會公義。星期二班上一位女生下課時誤踩「地雷」,教室瀰漫臭味,兩個男生主動清理,讓教室恢復乾淨。我對於他們的行為非常讚賞,我覺得這比考試一百分還難得。社會上要多一些幫忙處理問題的好人,讓製造問題的壞人覺得孤單。

    第一次評量結束,不妨找個時間全家人到電影院觀賞KANO。我在教室讓孩子看過六分鐘的預告片,雖然全劇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日語,但仍發人深省,令人感動。影片中教練不只是教打球,更重要的是教態度,而KANO球員獲得尊敬的也正是所展現的態度和精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