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家大小事11

親愛的家長:

    上個星期提到「化為千風」課程的加深加廣,人生有很多經驗不一定,也最好不要親身去體驗,例如:災難與意外,但是可透過閱讀了解並去同理別人的感受。我跟孩子討論過「同理」和「同情」,「同理」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想,讓人感覺溫暖,「同情」是以自己的優勢去可憐對方,會讓人感覺被歧視。閱讀的範圍不只是書籍,觀察生活周遭的人、事、物,也是閱讀的方式,而戲劇也是很好的閱讀題材,將現實人生縮影在其中。我在找「化為千風」英文歌曲時,發現公視曾經製播了一齣戲「那年,雨不停國」,是以八八風災為故事背景,描述一位女孩在風災喪失親人的傷痛記憶,及如何透過他人的關心與音樂陪伴,逐步開起封閉的心靈。片尾曲「A Thousand Winds」就是化為千風英語詩改編,以失去父親的孩子為主角寫下思親之情,和國語課本的內容更貼近,日文版則以淒美的愛情故事為創作背景,兩首歌曲的曲風也有差異。如果是以往「分數至上」的觀念,多背書、多考試才是「王道」,補充這些內容還可能會被嫌棄,但我覺得欣賞戲劇、音樂,可能感受會更深刻。

    國語習作的閱讀測驗講「推敲」一詞的由來,是因為詩人賈島寫詩為了某詩句中的動詞該用「推」或「敲」而猶豫,巧遇韓愈給了意見。但文中並未把整首詩寫出來,所以我找了資料補充。之前讀報有關於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新聞,內容一定會是得獎者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背景和得獎原因,但其中提到原本呼聲很高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未獲獎。我提醒孩子應該自己去找資料了解馬拉拉的事蹟。我希望孩子能夠自己發現問題並試著找到答案。老師教學的方式以課本為中心向外擴展,是在示範讓孩子了解,知識是無限寬廣,工具很多但是要去運用才會有所得。

    寫文章摘要和心得需要不斷的練習,有些孩子還不太會分辨摘要和心得的差異。摘要是把文章的重點濃縮,所以摘要不能寫文章沒有提到的內容。心得則是根據文章提出自己的見解,可以寫自己的感覺或和自己的經驗呼應,針對所提觀點加以批評或提出建議。

    下週二、四校慶預賽和預演,週六正式校慶,都穿著運動服(短袖長褲),所以週一、三、五穿著便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